臥床長者的基本護理

老齡化社會越來越嚴重,幾乎每家都有長者需要照顧,但是忙於工作的子女可能未必有足夠的時間去照顧長者,且對於照顧長者的正確方法也不清楚。其實不論是照顧長者還是照顧臥床的病人都是有技巧的,一起來學學吧。

1、保證每天的飲水量


不能覺得長者或病人起身上廁所不方便,就刻意控製或減少飲水量,應保證每天1.5~2升的水。

2、加強營養


充足的營養攝入,有利於病人身體恢復和損傷組織的癒合。補充營養的同時,注意膳食纖維的補充,長期臥床的病人活動量小、腸蠕動減少,易發生便秘。

3、勤翻身


至少每兩個小時給臥床病人或長者翻身一次,減輕局部組織的壓迫。現在還有專門的防褥瘡墊,也可以試試。但不建議完全替代手動翻身。

4、幫助排痰


臥床時間太長,會引起排痰不暢,最終可致肺炎的發生。

5、適當按摩


長期臥床的病人,下肢肌肉處於鬆弛狀態,一方面會使肌肉發生萎縮,另一方面血液在下肢流動較慢,可能形成靜脈血栓。適當的按摩能使肌肉被動進行運動、促進下肢血流,防止血栓形成。

6、注意衛生


臥床病人最好每天都用溫水擦浴,天氣過熱、出汗較多時還要多擦拭幾次。

7、勤檢查


擦洗的時候可以順便檢查下,皮膚是否有紅腫、損傷、潰瘍等發生。發現異常及時去醫院就診。

8、選擇安全可靠的護理產品


長者長期臥床,很容易發生失禁性皮炎、壓瘡、褥瘡等,增加長者痛苦,而且增加護理的難度,選擇安全的護理產品,能夠有效減少長者發生壓瘡、皮炎的概率,也為家人護理減輕負擔。

長者護理的五大要素

長者護理的注意事項

長者護理工作的重要性